2022-07-28 13:37:03 作者:杜鹍 摄影:薛寿鹏 浏览数:0
7月27日,上合组织国家扶贫培训启动暨预选班2022年山东第一期开班仪式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举行。本次培训班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委外办、山东省乡村振兴局、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青岛市外办、青岛市乡村振兴局、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协办,全方位展现中国减贫经验,介绍乡村振兴成功做法。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法尔霍德·阿尔济耶夫,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蒋天宝(线上),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江成(线上),来自山东省委外办(线上)、山东省乡村振兴局、青岛市乡村振兴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及国内外有关大学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开班仪式。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永健出席开班仪式,国际合作交流处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开班仪式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蒋天宝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既有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又有丰富生动的地方实践。希望本次培训班以山东青岛为窗口,交流分享中国的减贫理念和减贫方案,展示中国乡村振兴的最新探索和最新成果,互学互鉴,共享共建,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中国成功脱贫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乌兹别克斯坦优先重视与中国在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尔霍德.阿尔济耶夫提到,乌方学习了解中国脱贫攻坚经验,对乌兹别克斯坦各个地区开展减贫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江成表示,“山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首要民生工程,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山东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全方位展现减贫经验,乡村振兴的成功做法,以期对参训学员有所启迪,对上合组织国家减贫提供有益借鉴,不断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务实合作和民心相通。
仪式上,青岛农业大学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泰国北清迈大学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教学、科研、涉农培训、文明互鉴等领域积极交流合作,推动涉农领域的国际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聘请对方院校教师担任客座教师或创新创业导师,共建上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交流培训基地,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上合示范区建设。
活动中,由上合示范区、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发起共建的上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交流培训基地同步揭牌,该基地是以服务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非实体性机构,将充分融合国际合作交流、科学与产业技术研究、教育国际化等多重元素,以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为主体,以教育国际化和国际科研及产业合作为两翼,助力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
2021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未来3年,将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提供1000名扶贫培训名额。根据项目安排,青岛市在2022-2024年承担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200名减贫与发展领域专业人才的任务。
青岛农业大学历来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积极响应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全域联动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的号召,学校承办科技部“中俄科技创新年”重点科技活动“中国-俄罗斯智能农机装备与先进技术研讨会”,联合中俄六方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俄智能农业装备创新中心;发挥国际田间实验机械化协会总部优势,推动农机装备等优势技术“走出去”;讲好中国农业故事、贡献乡村振兴中国智慧,与泰国北清迈大学联合举办中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班(线上),通过开展培训交流,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有关地区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造福各方人民。
山东新闻联播报道链接: